学习楷书,首先要写好笔画和偏旁部首,如果没有这些作为保证,写出来的字根本不值得推敲。那么,写好偏旁有什么技巧和注意事项呢?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楷书中宝盖头的正确写法,注意这3点,其实一点也不难。宝盖头,作为汉字中应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偏旁,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。有的朋友虽然写得多,却一直没注意到他的书写规律,导致下笔的时候犹犹豫豫,不知道什么样才是正确的。
首先,我们应该弄明白他的基本结构。如上图所示,宝盖头是由上面的侧点、左边的短竖、以及右边的横折勾三部分组成的,从外观上看是一个扁平状,书写的时候千万不能写的太长。另外,上面的那个点一定要紧靠下边的横,甚至穿过下面的横,这样才紧凑有力,如果离得太远,就不好了。
第二,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写法。先来看上面这个点,点虽小,却是整个宝盖头的关键所在,书写的位置要安排在整个笔画的中心,并且要写得厚重有力。从姿态上讲,这个点不能写得太平,要在厚重的同时,写出棱角。这个左边的短竖呢,一般都是顺锋起笔,然后向右下行笔,不能写太长,最后收笔的时候要圆润委婉一些,使整个笔画显得方圆兼备有味道。最后的这个横折勾,横画部分要写得瘦硬一点,不能太厚重,到了后面的调锋出钩处,要加重笔力,写得浑厚有力,并且出现方折,不能太圆。
最后,需要注意宝盖头的大小安排。如果整个字的下方没有比较开张的笔画时,宝盖头一定要大,大到能覆盖下面所有笔画的程度,比如上面的“宗”、“宫”二字。如果下面有比较舒展的笔画呢,这时候就要做适当的调整,如果还是一味的求大,那么整个字就会松松散散,没有凝聚力,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区别对待。
上面3点,只是小编概括的基本书写规律。从本文示例的几个字可以看出,颜真卿、欧阳询、和赵子昂处理宝盖头的方式各有细微的调整,但是万变不离其宗,无论怎么调整,基本书写方法还是离不开上述的3点。大家在临写的时候,可以加以对照各家的具体不同,博采众家所长,这样才能写出变化,不至于被牢牢禁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