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学习书法,无外乎就是希望把字写好,做到字体大小匀称、粗细有别、章法得体。那么,要想练好书法,还是要从楷书练起,而练好楷书除了写好字的笔画、偏旁部首之外,还要搭建好字的整个框架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架结构,书法界称之为“结体”。字的间架结构布局合理,是写好书法的关键环节。下面笔者就间架结构的搭配,简单介绍楷书字体间架结构的十大法则。仅供参考。
练习楷书要讲究字体的间架结构
第一、架构匀称,就是在书写字体的时候要做到点画大小匀称,长短合适,疏密相间,让字体的整个间架结构做到结构安排合理,点画分布均匀,布局疏密得当,偏旁部首宽窄适度。
越是笔画多的字越要讲究架构匀称
第二、有所规避,就是在书写合体字的时候,要注意某些笔画的互相避让和补位,让整个字体不至于太“疏”,也不要太“密”。这就需要在具体的书写当中,认真把握笔画的变化,通过适当变化笔划的写法,达到规避目的。如下图的“提”字,是字的小撇要规避提手旁。
第三、大小平衡,就是写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体时,要正确把握重心在哪里。如果上面的结构笔画多,下面的结构笔画少,要搭好框架,保持重心不变。如下图的“音”字的繁体写法,上面的部分要大小合适,既不能太大,下面的音字也不能写得太扁。
音的繁体字写法
第四、交汇合体,就是在书写一些笔画交错的字体时,交叉的笔画,要合体,既不能太长太粗,也不能太短太细。要刚好合适地放在留给它的位置上。如下图的“盛”字,下面的“皿”不能太大太宽,上面的“成”也不能太小太短,要刚好搭在“皿”的两个肩膀上,同时把“成”字里面的横折钩写成短横即可,也就是上面我们说的规避法则。
盛字的写法
第五、对称合一,对称是指在书写左右或上下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字体时,要做到对称,当然这个不能是绝对对称,是形体的对称。如下图的“非”字,两边的三横一竖,要相对称,疏密相间,布局均匀。类似这样的字体还有“朋”、“羽”等字。
左右结构相似的字体
第六、正偏合适,指字型有正有偏,间架结构要根据字体的整个形状来部署笔画。偏旁部首放在主体的哪个方位,要把握好。如下图的“峥嵘”两个字,山字旁不能写得太大太细长,要放在左上角的位置。而“争”和“荣”字要让出一点位置给山字旁,这样布局才好看。
山字旁的峥嵘两个字
第七法、舒展到位,就是我们在书写一些戈钩笔画或横折弯钩的字体时,要注意把这些笔画的舒展到位,太长太直都不好看,要刚好合适,能体现字的平衡就可以了。如下图的“咸”字,如果戈钩写得太长,则显得右边戈钩部首太大,二左边的结构太小,字体的重心内收,给人有骨无肉的感觉。
咸字的戈钩写法呈45°角
第八、互让原则。就是在书写一些有几个实体连接的字体时,要把握字的各部分相组合规律,彼此让出一定的空间和位置,让对方有立足的空间,不能太拥挤,但也不能太松散,留白太多。同时要注意构成字体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大小。如下图的“踌”字。足字旁要让一点位置给寿字,而寿字的长横起笔位置太靠左,要给足字让出位置。
踌字的写法
第九法、补白填空,就是我们在书写一些包围或半包围结构的字体时,要注意笔画之间的补白填空,让留出的空间不至于空乏,所以要对一些笔画进行调整,做到长短合适,结构合理。如下图的“国”的繁体字,里面的“或”字那一撇要写得刚好填满框架内右下角的空白。
第十法、包容妥当,这主要是在我们书写宝盖头或者半包围字体的时候,需要做到包容妥当。比如说,宝盖头的“室”字,上面的宝盖头不能太宽,能刚好盖住“至”字就可以了,如果写太宽,那么字体就显得头大体小,重心不平衡。
宝盖头的字体“官”和“室”字
在我们具体的书法练习当中,要正确把握以上的十种间架结构法则,对于我们学习书写一些高难度的字体有一定的帮助。间架结构搭好了,哪怕笔画写得不是那么好,但是整个字体的形状因为协调,也会变得美观。如果把字比喻成人体的话,那么笔画就是血肉,而间架结构就是骨骼。你可以可以去发挥你的想象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