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询的楷书,之所以流传千年仍是经典,凭借的是精到的用笔和严谨的法度。就拿最为经典的《九成宫》来说,每个字每一笔都不是随手写成的,处处体现了法度的严谨。特别是在细节的地方,大家在临写的时候,如果观察不到的话,就很难写出原帖的神采。那么,怎么才能真正学好欧阳询的楷书呢?今天就给大家分享3个小窍门,这些小细节,一般人都没注意到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有所帮助。
一、注意笔画中部的运笔走势
在学习欧阳询楷书的时候,大家都会对起笔和收笔非常重视,这当然是对的,也是楷书用笔的关键所在。不过,小编要说的是,不光起笔和收笔重要,笔画中部的运笔形态也非常的重要,他能体现出运笔过程中笔锋的走势,也决定了笔画的基本形态。以上图所示的“弗”和“耕”字的两个竖笔为例,在书写的时候,我们要注意到,这两个竖笔在中部运笔的时候,并不是竖直向下的,左边的竖稍微向右弯曲,右边的竖稍微向左弯曲。这种姿态上的细小变化,和中部的运笔走势有很大的关系,涉及到运笔时用力方向的问题,还请大家多多体会。
二、整体形态的基本把握
楷书的结体是学习的一个重点,直接关系到写出来的字的美感。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结体不只是笔画之间的搭配,整体形态的基本把握也至关重要。有些汉字,有着属于自己的固定形态,我们在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,不能违背常识。以上图的欧阳询楷书为例,“身”字本来的属性就是修长的,无论笔画怎么搭配,这一点首先需要保证。“如”字也是一样,人家本来就是扁平的,如果你非要违背原理把他写长的话,写出来也肯定别扭。
三、笔画的轻重关系
一个字要写出神采,用笔和结体固然重要,但是在笔画轻重关系的搭配上也要注意,体现出粗细的变化,才能让整个字和谐美观。上图就是欧阳询楷书《九成宫》中撇和捺的对比,通过观察我们发现,都是撇轻捺重,轻重变化非常明显。当然了,撇和捺的粗细变化比较明显,大家一般也都能注意到,难点在另外一些地方的粗细处理上,有时候不是很明显,希望大家多加注意观察。
学习欧阳询的楷书,用功苦练是一方面,认真用脑总结,多多观察体会,才能真正的把握好其中的精髓。上面这3点小窍门,只是小编的一些个人体会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有所帮助。